守城电影视听文化,守城电影分析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守城电影视听文化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守城电影视听文化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清朝时期李秀成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,下令用热汤灌进,为何随即惨叫四起?他用的是什么战术?

1864年7月19日,人称“曾铁桶”的曾国荃(曾国藩的四弟,家族排行老九)率湘军攻打天京城。负责保卫天京城的忠王李秀成此刻哭笑不得,为什么哭笑不得?因为曾国荃对天京城用地道战攻城,而地道战乃太平军所创。李秀成看到曾国荃班门弄斧就哭笑不得,心想让你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见鬼去吧。治病需要望闻问切,而李秀成反地道战,只需要望闻就能切菜包饺子了。放心吧,根本就不用问。而李秀成最终的失败,福垊认为却印证了这样一句话——骄兵必败。

守城电影视听文化,守城电影分析

望——登楼观草

曾国荃为什么叫曾铁桶?那是因为他学会了太平军的地道战(那时叫穴地攻城),他打仗往往将城池重兵围困,然后开始挖地道,将城池围得像铁通一般。李秀成对曾国荃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”战术打仗很不爽,又很开心。李秀成首先派视力好的士兵,日夜密切关注城墙附近的草木情况。一旦发现草木出现枯黄或落叶的情况,立即命令士兵挖掘向草木枯黄的地方挖掘地道,准备予以痛击。白天可以观察草木,那么晚上呢?

闻——埋瓮听声

其实何止是晚上,从一开始忠王李秀成就命士兵在城内的墙下埋下瓮罐。然后,命士兵不管白天黑夜将耳朵贴在瓮罐上倾听湘军挖地道的声音,由此来判断湘军挖地道大致方位以及进展情况。这种白加黑的日夜监视,真正做得了知己知彼。于是忠王李秀成也就能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的的准备。李秀成的下一步你猜是什么?没错,挖地道!这是地道战与地道战的较量。

切——重创来敌

确定好了湘军挖地道具体的方位后,李秀成也就组织工兵挖地道。当挖出城外时,李秀成在里面掩埋放上炸药包。而湘军因为不知道李秀成有备,他们也就继续挖地道,并派重兵跟随。当湘军挖的地道与太平军挖的地道接通时,炸药包应声而响。湘军就会有大批人被炸死在地道中,而后面的湘军则会慌乱回撤,因为地道狭窄,必然会导致严重的踩踏伤亡。至于题主和其他答主说的在里面浇灌热汤、毒气只是一些想象。因为热汤和毒气危害过小,还有毒气也会影响到太平军自己。李秀成这种守城方法,严重阻碍了曾国荃的夺城之梦。

忠王的失败

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亲弟弟,故曾国荃部是湘军中的精锐,其兵有三最:俸禄最高、武器最好、兵将最强。曾国荃部队天京城志在必得。首先阻止了外部的太平军救援(挖壕沟),其次他对天京城先困(挖壕沟)而后攻(挖地道),再次使用阴谋诡计。而李秀成却粮草匮乏,可他对自己成功阻止曾国荃部攻城的胜利很高兴。于是李秀成不免有些轻敌,而且曾国荃来个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”之计。他兴师动众地架设炮台对准天京城,李秀成认为他要正面进攻,就放弃了听瓮和观草木的战术。谁曾想,曾国荃依然用地道战对天京城进行进攻。最终班门弄斧变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李秀成被俘,天京城陷落。

这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反地道战术,大家对地道战应该不陌生,实际上最早使用这种战术的是清军,在李秀成在防御天京的战场上,清军就使用了这些战术,他们挖掘了多条地道来进行爆破的战术,题目中说用热汤灌入来破解,实际上这个也不绝对,因为如果全都是倒入热水,也没有太大的用处,土会吸收的。

有趣的是当时曾国藩当时认为既然攻不进城,那么直接用炮就行,这样比较简单省事,可是朝廷却让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茎用地道战,曾国茎命令全军从朝阳门开始,一共开了地道三十三个,这可是让曾国藩气坏了,他告诉其弟弟,这样做耗资太大,而且不一定有成效,可惜的是这事也不是曾国茎能够完全做主的,只能用这个战术。

有趣的是李秀成早就见过这些战术,他看到城墙下的草色与旁边不同,他就知道这是对方在使用地道战,因为湘军挖地道的目的就是要炸城墙,如果挖的太深了,那对城墙没有影响,只能挖的浅一点,可是这样做就会导致上面的花花草草受影响,因为这个,李秀成可以清楚的知道地道都在哪些位置。

所以李秀成就让人盯紧,认为哪个地道有人,便立即浇灌开水,这个时候开水是有用的,李秀成还让人往地道里放毒烟,这可是令湘军苦不堪言。为此死伤无数,其实他们这个地道战的本意是好的,奈何李秀成是这方面的老手。

假如说朝廷早早听曾国藩的建议,直接用炮火攻城,而不是用这个地道战,肯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,实际上如果地道战真的成功的话,取得的效果更好,因为城墙直接坍塌,清军进攻会更加的顺利,可惜李秀成之前用过这个战术。

看到这一幕,不得不佩服这名将领的厉害,他是谁呢?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。

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,也培养出一大批草根优秀将领,第一代将领以杨秀清、石达开为代表,第二代则以陈玉成、李秀成为代表,而他们的对手却始终没有变,就是曾国藩、曾国荃的湘军。

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壮大,而太平天国则逐渐衰退,湘军占据上风后逐渐对太平天国进行包围,在清同治元年(1862),曾国藩、曾国荃率军开始进攻天京(今南京),太平军进行了顽强抵抗,领兵主将就是忠王李秀成。

曾国藩被清朝鼓吹为“半个圣人”,但他在民间有一个外号叫“曾剃头”,形容他杀人如麻,他的弟弟曾国荃则有一个外号“曾铁桶”,形容他善于防守,像铁桶一样密不透风,但这回换做攻城,面对城池坚固,防御顽强的天京,曾家兄弟率骁勇善战的湘军围城一年多,除了徒增伤亡,居然束手无策。

苦思冥想之下,曾国荃突然想到当初李秀成进攻自己防御城池时用过的手段——挖地道,他赶紧和曾国藩商量,一拍即合,立刻动手,派兵借着攻城的掩护,偷偷开挖地道。

话说李秀成这边一开始并不知道曾国荃的计策,他一心想着如何守住天京城,每日都绕城巡查,一方面查看自家防御情况,另一方面观察敌军动向,不敢有丝毫大意。

有一天,李秀成在城头朝下观望,突然发现有一处地面的青草颜色明显与别处不同,他心中一动,想起自己当初挖地道攻城的一幕,赶紧到城墙附近现场查看,这一看李秀成更加肯定了地下有地道,而且离地表很近。

李秀成不动声色,他下令煮了满满一大桶开水,然后一股脑从地道全部倒了下去,立刻听到地下传来一股哭爹喊娘的惨叫声。

原来藏在地道里的正是湘军士兵,沸水兜头浇下,差点把他们烫熟,不惨叫才怪。

这场地下斗智以李秀成胜利告终,但遗憾的是,李秀成还是没能守住天京,1864年7月,湘军攻陷天京,天京保卫战结束。

城陷后,曾国藩为了泄愤,纵容湘军屠城,烧杀抢掠,强奸妇女,无所不为,曾国藩甚至把天王洪秀全的尸体挖出来砍成肉酱,然后塞进大炮轰上天,“圣人”风范荡然无存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守城电影视听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守城电影视听文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